歷年來慈悲志業,從國內外援救了將近7000隻的牛隻,在斯里蘭卡與當地政府合作,將救援出來的牛贈予農民,訂定領養契約不得買賣傷害,將牛回歸土地後不但改善了農民的家計,也為牛找到了守護他們的家人。
國內慈悲志業護生園養護的生靈數量龐大,然而土地有限,在法師等眾人不斷援救的過程中,護生園的空間也快速的客滿,為此海濤法師鼓勵家中有多於空間與土地的大眾,讓家園成為護生園,共同守護與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動物朋友們。
一位住在嘉養頂菜園的陳先生,長年為了找回農村人情味以及推行生態生命教育,近日至嘉義梅山護生園領養了一隻小水牛,原本就有養牛經驗的他希望透過水牛慢慢回歸大地的過程,找回人與牛共同的生命記憶。
找回農村景色,也找回以往孩童與牛羊之間的親切,溫馴的羊兒成了孩子們最棒的生命教育,透過親手摸羊並將草遞給羊兒,如此簡單的動作,就能讓孩子洋溢純真的笑容,玩得不亦樂乎。
在小水牛還未送到以前,陳明惠就已飼養兩隻水牛成為園區生命教育的小老師,其中一隻名為中秋的水牛,從小就被陳先生帶大與他十分親近,也因為是被人帶大的所以十分溫馴,孩子們個個迫不及待的餵他吃草,以及體驗早期牧童坐在牛背上的童趣。
水牛來到這裡除了有著拉近人與動物距離的使命,同時也正找回他們與大地的記憶。
因為懷念以往牧人與牛相伴返家,以及早期人坐在牛背上的情景,有時陳明惠也會騎在水牛的背上一同返家,除了培養人跟牛彼此的默契,也希望將農村早期的景象一個一個找回來。
在陳明惠的兒時記憶中,人與動物跟六畜是十分親近的,透過羊與牛回歸大地希望將以為那份人跟生靈共生的美麗風景找回來。
慈悲志業將生靈從危難中援救出來,並將他們送回到人們以及大地的身邊,共同營造萬物和諧共存的美麗世界,一同共創更美好的人間風景。
|